彰化孔子廟

國定古蹟
清雍正元年(1723)彰化設縣,雍正4年(1726)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,建學立師,以彰雅化,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。清乾隆16年(1751)士紳施士齡等人倡議重修,各方捐資響應,知縣程運青具情以報,准予重修,後因故中輟,至乾隆18年(1753)由知縣王鴞主持重修工事,但由於資金缺乏,重修範圍僅止於大成門。
清乾隆23年(1758)孔廟傾頹,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,以磚砌甬道,移禮門、義路於大成門左右,並在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,於泮池題石曰:「芹泉」,取「泮水採芹」之意。明倫堂依原址一併重修,地基增高二尺,規模宏敞。明倫堂之後新建訓導署,訓導署左方建教諭署,孔廟的規模俱全。此次重修工程自乾隆24年(1759)10月興工,乾隆25年(1760)5月完工。
清乾隆51年(1786)林爽文事件,彰化縣城遭兵燹之災,明倫堂與學署毀於戰亂。清嘉慶2年(1797)貢生鄭士模倡議重修孔廟,工程因故並未完成。直至嘉慶16年(1811)知縣楊桂森倡議重修,增建大成殿前露台石欄杆,自東、西兩廡至大成門,增建短垣,於泮池上新建「登瀛橋」,毀於戰亂的明倫堂則改建至孔廟的左側。知縣楊桂森並置禮樂器,招佾舞生,於春秋二季舉行祀典。嘉慶17年(1812)職員王松修泮池,嘉慶21年(1816)吳性誠在明倫堂舊址興建文昌祠並重修白沙書院。
清道光5年(1825)教諭蔡克全刻臥碑石,置明倫堂的左側,又建福德祠於明倫堂大門內側。道光10年(1830)知縣李廷壁倡議重修夫子廟,編修縣志,並由接任知縣託克通阿力勸地方士紳,商賈踴躍捐資,募得資金一萬餘元。
清道光11年(1831)李廷壁知縣回任,乃於明倫堂後方開闢靜室,鳩工庀材,重修夫子廟。此次重修,將基地墊高二尺二寸,殿前改用龍柱二支及石柱二十支,露台亦增高二尺二寸,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、樂器庫,道光11年的重修,歷時二年七月,奠定今日孔廟的規模與格局。
清光緒4年(1878)知縣傅端銓見聖廟傾頹,乃捐廉養銀倡義重修,並得到士紳張春華等人,急公好義,相繼捐資,孔廟建築得以煥然一新,至光緒5年(1879)完成孔廟的修護。
明治30年(1897)日人將鹿港國語(日語)傳習所遷移至彰化,當時於孔廟做為上課的場所,至明治31年(1898)10月1日廢止,國語傳習所改設立「彰化公學校」,直至大正4年(1915)才搬離孔廟。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,拆照牆並將泮池填平,拓寬東門大通(今孔門路),做為通往彰化神社的道路。
昭和8年(1933)孔廟戟門及大成門受風雨侵襲而頹圮,幸經市民李程慷慨捐資一千圓,並倡議募款修護,總計募得一千九百六十五圓,不足費用由孔廟存款支應,孔廟管理人李崇禮鳩工庀材,負責修護工程,恢復大成門與戟門舊貌。
民國41年士紳吳上花等人請彰化縣長陳錫卿向省政府商請補助,重修孔廟。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廟拆除,遷建至八卦山上,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,民國67年重修,民國72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一級古蹟。

相關連結:
1. 彰化縣歷史古蹟
2. 全台歷史古蹟

孔廟正門稱為大成門或欞星門,拍攝於2013/1/27,有「取士、得士」之意。正門入口兩旁有一對石雕精緻的石鼓,石鼓的基座與門柱後方的門臼為同一塊石材,為鞏固門柱的功能。石鼓上方雕刻有螺紋圖案,為倣傚龍生九子之「椒圖」,其性好閉,所以立於門口。
大成門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,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,道貫古今。道光版《彰化縣志》聖廟木刻圖顯示,當時孔廟已有此六根通天筒,代表「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」六藝。


孔廟正門門額掛有"孔子廟"牌匾,拍攝於2013/1/27


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「下馬碑」與「萬仞宮牆」碑,龍邊牆垣是滿、漢文的「下馬碑」,其上書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,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。虎邊牆垣是「萬仞宮牆」碑,清乾隆24年(1759)重修彰化縣儒學時,於泮池前建照牆,即是「萬仞宮牆」。「萬仞宮牆」語出論語:「…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…」,依周制一仞為八尺,萬仞之意為象徵孔子學問深厚。
拍攝於2013/1/27


萬仞宮牆前刻有"彰化孔子廟"的石頭,拍攝於2013/1/27


彰化孔廟第二進為戟門,拍攝於2013/1/27,是台灣孔廟建築的首例。「戟」乃古代武器,昔時士宦的門戶設有戟門,為訪客拜訪時,卸下隨身兵器的門廳。戟門屋脊上方有一對「龍頭魚尾」造型的動物,稱為「螭吻」,為龍生九子之一,其性好吐水,置於屋頂上,有避火災的意涵。
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、鼓,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,鏞鐘為清嘉慶16年(1811)彰化知縣楊桂森及生員吳瓊華、增生王雲鼎、訓導葉文載、教諭陳鯉青、典史徐延俊、生員鄭維謙等所敬獻。
位於龍邊牆垣的「臥碑」,為孔廟特有的碑文,由於石碑是橫置,所以稱為「臥碑」。清順治9年(1652)禮部奉題於明倫堂左側置立臥碑,臥碑內有八條教規,告誡生員上當報效國家,下立人品。彰化孔廟的臥碑為清道光5年(1825)教諭蔡克全敬立,原碑置於彰化孔廟明倫堂,因明倫堂已毀損,目前此臥碑置於戟門內。


第二進門額上懸掛有"戟門"牌匾,拍攝於2013/1/27


孔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,拍攝於2013/1/27,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、十二哲人。四配則為復聖顏子(顏回),宗聖曾子(曾參),亞聖孟子(孟軻),述聖子思子(孔子之孫,孔伋)。十二哲人為先賢閔子損(子騫)、冉子雍(仲弓)、端木賜(子貢)、仲子由(子路)、卜子商(子夏)、有子若(子有)、冉子耕(伯牛)、宰子予(子我)、冉子求(子有)、言子偃(子游)、顓孫師(子張)及宋代朱子(朱熹)。十二哲人中,除宋代朱子,其餘皆為孔子弟子。
大成殿前有一平台,稱為月台,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。正殿面寬五開間,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,四面設有走馬廊道。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,其上刻有雲龍,稱為「御路」。昔時祭孔時,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,登上大成殿祭孔。兩旁欄杆,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,立於柱頭。


大成殿與東、西廡為獨立的建築,拍攝於2013/1/27,無迴廊與戟門或大成殿相連接,是彰化孔廟的特色。兩廡分別奉祀孔子的弟子及歷代賢明的學者,東廡祀先賢40位、先儒33位,西廡祀先賢38位、先儒37位,共148位。


月台,拍攝於2013/1/27


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,其上刻有雲龍,稱為「御路」,拍攝於2013/1/27


大成殿屋簷懸掛有"大成殿"牌匾,拍攝於2013/1/27


大成殿的龍柱為清道光10年(1830)重修孔廟時的作品,拍攝於2013/1/27,龍柱採花崗岩石材,單龍盤柱,其特色為左龍柱張口,右龍柱閉口,4爪握珠,柱身裝飾雲紋及岩石,少許鏤空雕。


大成殿內珍藏歷代皇帝所頒贈的古匾,拍攝於2013/1/27,分別有雍正「生民未有」,乾隆「與天地參」,嘉慶「聖集大成」,咸豐「德齊幬載」,同治「聖神天縱」等匾額。


月台望向戟門,拍攝於2013/1/27


大成殿底部的磚雕,拍攝於2013/1/27


崇聖祠位於大成殿的後方,拍攝於2013/1/27,奉祀孔子五代祖先,分別是五代祖父木金父公為「肇聖王」、高祖父祈父公「裕聖王」、曾祖父防叔公「詒聖王」、祖父伯夏公「昌聖王」、父叔梁紇公「啟聖王」之牌位。


崇聖祠門額上懸掛有"崇聖祠"牌匾,拍攝於2013/1/27


東邊室內的桌椅,拍攝於2013/1/27


右後側的公園,拍攝於2013/1/2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