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功庄東柵門

縣(市)定古蹟
建功東柵門位於屏東縣新埤鄉建功村建功路150號。柵門外有一寬敞之空地,中間為主要道路,出柵門右方有伯公祠及芭蕉樹,柵門東北方有一閩式土地公廟,另有一寬1.5公尺的溝渠流經柵門,環繞建功村。康熙中葉後,客家人大量移民來臺,入墾南部下淡水溪以東地區。當時溪東為鳳山八社及傀儡番魯凱族、排灣族遊耕漁獵地區,粵民先依附於漳泉人之濫濫庄內,後漸向外開展,至康熙末年,已成十三大庄、六十四小庄的六堆組織。其後住濫濫庄之客家人,沿著麟洛河下游至潮州附近,再溯五魁寮溪而上,發現今竹田、萬巒、內埔等地。另在麟洛河上游發現麟洛、長治兩鄉林地;再上溯隘寮溪,發現高樹鄉大路關及里港鄉武洛村。最遠則自五魁寮溪下游轉溯北岸河,發現新埤、佳冬兩地。六堆中左堆所在之佳冬、新埤兩鄉屬較晚開發者。康、雍年間,粵人建立了打鐵庄、建功庄、新埤頭庄、昌隆庄、茄苳腳庄、石公徑庄、半徑仔庄、下埔頭庄、南岸庄、葫蘆尾庄,乾隆年間增建千三庄、餉潭庄、糞箕湖庄等。其後在漳泉人與平埔族力力社合力侵逼之下,粵人被迫退出,返回新埤一帶。乾隆以後,因土地已開墾完成,且人口趨於飽和,而粵東地區又因連年水災,惠潮地區客家人移來者更多,人口壓力甚大,於是不得不向內山拓墾,亦因此在原有閩粵緊張的關係下,新增客「番」關係的衝突。是以此時期客人多在村庄四周築柵架砲,種刺竹環衛,外圍壕溝,以竹為城,以圳為池,深溝高壘,防衛嚴密。新埤建功村之二道柵門即此時代背景下之產物,疑建於嘉慶廿五年(1820年)。時僅有東西二道柵門,南北邊植刺竹防衛,外有圳溝及林投樹叢防護。白天設有壯丁二人,夜晚有青年四至八人負責把水、看禾、守崗等工作。同、光年間,牡丹社事件促使清廷對臺改採較積極之態度,在沈葆楨倡議下,積極開山撫番,致漢「番」關係之緊張達最高點,為強化防禦功能,建功柵門於光緒八年(1882年)築成今貌。建功柵門設置於村落外圍,防禦單位以整個村落為主,屬於「境界隘門」的類型,具有城門的作用。此東西柵門環繞於庄外,由主要道路向外聯繫,柵門成為重要出入口,南北則為農田。日間,柵門開啟,夜晚時關閉,有外來者入侵時,亦可關閉作防守之用,與建功庄的農業型態聚落之作息適切地配合。此門以紅磚、白灰和木材混合建成。屋頂有翹脊裝飾,門額中央有模拓乾隆皇帝御筆的「褒忠」二字,其旁有銃眼兩個,外側有彩繪浮雕。柵門兩側尚有一段卵石城牆,充份突顯出客家柵門的特色。

相關連結:
1. 屏東縣歷史古蹟
2. 全台歷史古蹟
建功庄東柵門外側週遭景色,拍攝於2013/10/13


建功庄東柵門外側,拍攝於2013/10/13


建功庄東柵門外側門額書有"褒忠",拍攝於2013/10/13


銃眼,拍攝於2013/10/13,可供守隘人員對外巡望


門兩側彩繪圖形,拍攝於2013/10/13


建功庄東柵門外側右邊設有一座小廟,拍攝於2013/10/13


建功庄東柵門內側週遭景色,拍攝於2013/10/13


建功庄東柵門內側,拍攝於2013/10/13


原屋架下之三橫樑上設置木板而為夾層閣樓,拍攝於2013/10/13,可供守隘人員由銃眼對外巡望



碑文,拍攝於2013/10/13,字體已不易辨識


疑似原外牆,拍攝於2013/10/1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