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平小砲臺


直轄市定古蹟
臺灣府城西側,即昔臺江內海,外緣百連綿的南北沙汕二道,長約百餘里。其中號稱天險的鹿耳門,自從清道光2年(西元1822年)起,便逐漸淤塞,進而積沙成陸,成為廢港。整個商業重心及設防要地,因而轉移到南方的安平大港。做為南汕之自的安平,東障府城,西扼四草,北阻郭賽,南控七鯤身,海防地位極為重要。清道光20年(西元1840年),清英鴉片戰爭,清政府為防英軍竄入台灣沿海,命臺灣道姚瑩嚴防滋擾。姚瑩在查勘了全臺的砲臺形勢後,上呈《臺灣十七日設防圖說狀》,建議在主要及次要的海口十七處,分別設防。當時安平地區計設有:大港砲臺、紅毛城砲臺、天后宮砲臺、安海頭砲臺、灰窟尾砲臺。安平小砲臺即為其中之一。當時議建的廠臺和砲墩,多以竹簍、麻袋貯沙土壘砌。但是,翌年興工時,為顧及經久耐用,改砌石牆。砲臺配備除了原有兩千肋以下鑄鐵砲外,並從中國發運新鑄八千肋大砲八八千勘大廠,分別安置在安平、雞籠及滬尾三口。由於砲的威力較大,所以另砌砲臺承安重砲。廠牆高六尺,上做雉堞,垛口高三尺;砲臺長八丈,寬五丈,四週用實心砌造。

相關連結:
1. 台南市歷史古蹟
2. 全台歷史古蹟

安平小砲臺碑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外觀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平台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砲座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砲孔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殘跡,拍攝於2014/10/11


安平小砲臺前方水池,拍攝於2014/10/1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